明宣德御制鎏金銅四臂文殊菩萨坐像 「大明宣德年施」楷书刻款 藏传佛教在明清时期影响极大,明清诸帝大力推崇藏传佛教,使藏传佛像艺术在内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同样使汉藏佛像艺术有了更深入的影响和交融。明代,藏传佛像风格始终主导着潮流,永乐和宣德时期汉藏风格的宫廷造像则占据了半壁江山。
藏传佛教在明清时期影响极大,明清诸帝大力推崇藏传佛教,使藏传佛像艺术在内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同样使汉藏佛像艺术有了更深入的影响和交融。明代,藏传佛像风格始终主导着潮流,永乐和宣德时期汉藏风格的宫廷造像则占据了半壁江山。
相信关注佛造像拍卖专场的藏家对永宣宫廷造像一定不陌生。是的,这就是那动辄上千万的明代永乐和宣德时期的宫廷造像。
永宣造像不仅出现在拍卖场上,像一般我们去北京的喇嘛庙或者西藏地区和藏传佛教影响的地域,都能看到这种造像。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同时融合了汉地和藏区两种艺术风格。
一尊佛像上有两个地方的明显特色,那一定是在一个历史阶段,汉地和藏区的文化、艺术有密切的交流,事实上,我们要寻找永宣造像的源头,会发现这个源头并不在明代,而是在元代。
从元代开始,历朝的封建统治机构都非常重视和藏区高级僧侣集团的联系,尤其是永乐帝。永乐帝极为重视周边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推行“羁縻”政策,一边大封僧官建立制度,一边频加礼遇以结其心,这一切都是为了积极凝聚藏传佛教僧众对明朝皇权的向心力,强化中央政府管辖西藏的上层建筑和社会基础。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永乐佛造像艺术独特风格的出现,成为历史的必然。
明代的宫廷有这么有一个规定,凡是三教受封为“国师”以上的僧俗官员,都有资格派代表进京朝贡,贡品呢,自定。
我们都知道,进贡并不是单方面的赠予礼品,藏族官员入朝进贡的同时,明代政府也要给予回赐。而且,回赐的价值都是数倍于贡品的。
各类的佛像,特别是金铜佛像因为价值比较昂贵,又由于僧俗官员的特殊性,这种佛像就成为了明朝廷赏赐官员的不二选择。不仅如此,明朝政府当时还允许朝贡的人员往来经商,有些受赐物品还在沿途出售。因为朝贡名利两收,藏区首领竞相前往,代代相效,随行人员也越来越多,以至于后来朝贡使团络绎不绝,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后来的数千人。
永宣造像的主流为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文殊菩萨、佛母和护法,造型端庄秀丽、衣饰繁复华丽、做工精巧细致、鎏金饱满肥厚,既为宫中内设佛堂自用,又作为珍贵的礼品赏赐给来朝贡的西藏各派宗教领袖。这些佛像的面部宽平,躯体结构匀称,宽肩细腰,造型端庄大方。四肢粗壮,肌肉饱满,细部刻画精细入微。衣纹采取中原地区表现手法,优美流畅,质感颇强。装饰上亦吸收中原地区传统手法,特别是菩萨和女性尊者胸前及腰部的U字形联珠式璎珞,体现了中原地区传统的审美情趣。
您手上是否有祖传下来的收藏品?或者有缘从哪儿偶然得来的?意外得来的藏品等等。
您不知道您所得到的藏品的历史文化,它的年代,它的工艺,以及它的由来和真假。
您可以给我来电或者加我微信:邵先生:181-2092-9637,联系我请告知我从哪儿找到我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