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对土特产的价值挖掘还远远不够,其优势没有被充分利用,“产”的效能也没有充分释放。所以,做大、做强土特产,使其拥有激活经济的“造血”功能,真正成为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金疙瘩”,是广大乡村上上下下的必答题。
2022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做好土特产文章,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土”,就是要立足本地,找准定位;“特”,就是要打造具有独特性的竞争优势;“产”,即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依托乡村资源挖掘产业价值,这些年双阳鹿乡的鹿业发展就是一个好典型。双阳有着300多年人工驯养梅花鹿历史,近年来,除了鹿养殖,当地还发展了鹿产品加工、销售以及旅游等相关产业,形成了系列健康食品、保健品,鹿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市场体系,不仅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也为地方贡献了更多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鹿产业的发展还提升了当地的形象和知名度,吸引更多资源和投资,进一步促进了乡村经济的繁荣。
在互联网时代,让土特产搭上数字快车,无疑是一条快捷的发展之路。最近,在榆树市巾帼草编专业合作社,挂锄期的农村妇女几乎人手一根钩针,忙着编织手袋,这些充满设计感的手袋将销往欧盟国家。而之所以能获得出口欧盟的订单,主要是因为她们把这些充满地域特色和乡村文化元素的土特产搬上了网络平台,“洋气”地展现给世界,从而赋予这些草编制品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
让土特产“叫”得更响,还需从源头筑起保护屏障,把品牌维护好。一些地方探索建立完整的正品溯源防伪体系,标准涵盖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等各个环节并严格执行,严把土特产质量关。同时,打造具有较强公信力的农产品供给平台,或联合电商平台开设认证官方店,拓宽优质农产品专属销售渠道。比如,鹿乡镇成立了企业集团进行市场化运营,现已获得“双阳梅花鹿”品牌授权,将以此品牌为依托,在多家知名电商平台开办官方旗舰店,建立直播网红基地,对域内企业的优质产品进行统一推广。
土特产往往具有多重价值,可做“+文化”“+旅游”等文章,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布海镇不久前举办采摘节,将推广土特产与观光旅游相结合,吸引更多游客来到布海和奢岭参与采摘过程,体验田园生活乐趣。此举不仅增加了当地的旅游收入,也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和推广,提高了当地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总之,让土特产变成乡村振兴的“金疙瘩”,就要念好“土”字诀,打好特色牌,壮大乡村产业,搭上数字快车,为农民提供更多增收机会,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和动力,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兴、农民富。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