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米花之味》:以日常生活之幽默反映留守儿童的现实
胡蝶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刘昶荣
电影《米花之味》海报
将于4月20日在全国上映的电影《米花之味》4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首场校园路演。影片放映后,导演鹏飞、女主角英泽与观众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现场交流。
据鹏飞介绍,影片《米花之味》主要讲述了外出务工的叶喃返回家乡云南省沧源县的一个边境小寨后,与处于叛逆期的女儿喃杭之间由陌生、疏离到互相理解、和解的故事,其间产生了一系列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和碰撞。影片结尾,母女二人在溶洞共舞的超现实表达方式,更是引发了观影者对于“什么是人类最本真的追求”的思考与探讨。
之所以用舞蹈而不是其他形式,鹏飞认为,“《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是人表达感情的最高境界、终极手段。”正如影片在平遥国际电影节获“观众票选最受欢迎影片”的颁奖词所言,“明亮艳丽的画面背后,蕴含的是人文主义的关怀,让我们看见了这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
溶洞共舞是整个电影的结尾,也是高潮,母女之所以去溶洞共舞,是因为女儿喃杭最好的朋友得了红斑狼疮,引发肾衰竭而去世,大家要到溶洞的石佛前为女孩祈福。据导演介绍,这个情节源自寨子里真实的故事,“而且现实比电影还惨,直到去世,孩子在外打工的爸妈也没有回来。”
根据民政部2016年11月9日发布的数据,我国的留守儿童数量有902万人。鹏飞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他自己小时候也是个留守儿童,和姥爷一起生活到15岁,这是他选择这个题材的一个重要原因。鹏飞和英泽是本片的编剧,影片中关于一些留守儿童的生活细节出自英泽之手,在北京长大的英泽坦言,“自己小时候也是一个星期才能见到爸爸一次。”
在观影过程中,影片中小主人公——女儿一角的许多举动让观众忍俊不禁,对此,现场有观众表示,“影片的表达细腻又不失童心,难能可贵的是,影片里的儿童形象那股原生的生命力。片中即便展现了一些乡村陋习,但表现得真实不刻板。”而导演鹏飞也对此发表了见解,大多观众可能不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生活的真实状态,这一认知差异也让观众有了不同体验。
鹏飞在沧源县边境小寨生活了一年之久,英泽在当地住了大约半年,他们与乡民同吃同住,感受那里的山水,变成那里的人。剧组人员在拍摄时,也已经融入了当地,很多让人感到新奇的场景,比如一群小孩拿着手机到寺庙蹭WiFi等,在他们眼中早已司空见惯,因此只是在影片中对这些场景真实地做了还原。
当今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可能会让不少人大跌眼镜:随着党和国家持续的开发扶贫和结对帮扶,他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善,许多孩子不再为衣食发愁;他们并不怎么用功读书,像《米花之味》中的喃杭一样,是玩着手机的低头族,在小镇网吧中通宵达旦,时不时吐出一句脏话,为给自己的欢乐埋单而小偷小摸,把老师家长耍得团团转,然后偷着乐;他们不怎么喜欢去外面,更希望当个本地“土豪”,不喜欢大城市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精神空虚、性格叛逆已成为当今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米花之味》着重刻画了这一点,希望由此引起社会的关注。
尽管描述了大量矛盾冲突,但影片的主基调并未因此而灰暗、晦涩,而是偏风趣幽默、俏皮明快。喃杭与数学老师围绕巧克力斗智斗勇;老人分不清双胞胎孙子,经常给其中一个吃独食;大嘴与喃杭在学校和车上的打打闹闹等场景都为影片增色不少,不仅增加了真实性,而且提高了观赏性。正如导演鹏飞所说,“很多留守儿童有自己的欢乐和欣喜,不是外在认为的负面悲苦形象。”
对于电影的最亮眼之处,参加观影的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表示,“在许多现实题材电影风格比较阴暗的趋势下,《米花之味》创新地使用喜剧元素,整部影片轻松明快的影像风格,也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观影体验。”对此,导演鹏飞也曾表示过,“反映社会问题的题材不一定颜色就要灰暗或者单一,在油画般的景色中,讲述生活中的困惑,留给观众更多的回味和反思。我选择退回几步,静静观看,以日常生活中的幽默的瞬间来展现这个故事。”
《米花之味》是一部以小见大、以一滴水折射出七彩虹光的电影。导演鹏飞、编剧/主演英泽两位90后新生代电影人尝试着用生动活泼的表现手法,去呈现深刻严肃的思想主题。鹏飞认为,中国的形象传播,既需要宏观叙事,也需要微观情节;既需要描写精英,又需要书写大众,尤其是“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这正是《米花之味》的价值所在,向世界展示一个微观、平常、人情味的中国,使中国的国家形象鲜活、立体、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