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乒赛冠军郑敏之和丁松在上海与观众分享奖杯背后的故事。 申海 摄
中新网上海4月29日电 (郭容)“国球大讲坛”系列活动第一期29日在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冠军堂开讲。世界冠军郑敏之和丁松作为首期主讲人,为现场观众分享了冠军奖杯背后的故事。
世界冠军丁松与观众切磋球技。 申海 摄
“国球大讲坛”第一期特别选择在瑞典世乒赛的开赛日,主题是“世界冠军分享奖杯背后的故事”,郑敏之和丁松两位主讲嘉宾都曾捧起过代表世乒赛最高荣誉的斯韦思林杯和考比伦杯。演讲台上两座奖杯就放置在他们的身边,面对奖杯他们回忆并分享了背后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郑敏之,横拍打削球,防守稳健,善于突击起板。1963年第一次代表国家参加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就与张燮林合作打败了当时的世界混双冠军——日本选手荻村一智郎和松崎君代。1965年,她与林慧卿一起,以柔克刚,3:0战胜日本队,令中国女队首次捧得考比伦杯。
丁松,右手横握球拍,正手反胶、反手正胶,攻削结合打法,人称乒坛“魔术师”,他出众的发球和发球抢攻、旋转变化、削中反攻,至今还令许多高手心惊胆战。在1995年第43届天津世乒赛上,丁松在决赛中担任第三单打,战胜瑞典名将卡尔松,和队友一起获得男团冠军。那之前,瑞典队已是男团三连冠,中国队渴望在主场翻身,丁松作为中国队的“奇兵”,在这场比赛中的表现犹如削球破攻球的教科书,最终中国队以3比2击败瑞典队,在时隔八年后重新夺回了斯韦思林杯。
郑敏之作为主力队员亲历了中国队第一次夺得世乒赛女团冠军的过程,她为大家讲述了当年的难忘瞬间。丁松则回忆了中国队走出低谷在天津再捧斯韦思林杯的荣光时刻。
最后的互动环节,现场观众还获得了和世界冠军交手的机会,邓敏之和丁松迎来了数位观众的“挑战”。
据了解,“国球大讲坛”是上海体育学院、东广新闻台、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定期举办的系列文化活动,旨在宣传乒乓文化,弘扬国球精神,每期都会邀请一位世界冠军来到乒博馆冠军堂分享乒乓故事,把冠军故事和国球精神带到此间市民身边。(完)